[教学成果省级]勘查技术与工程品牌专业的改革与建设
信息来源:【教务科】 更新时间:【2009-4-27 0:00:00】 阅读:【0】次
成果名称:勘查技术与工程品牌专业的改革与建设
成果完成人:陈传仁 郭海敏 桂志先 汪中浩 毛宁波
获奖等级: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获奖时间:2009年
一、项目背景
勘查技术与工程是我校最早设立的骨干专业之一,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该专业经过50多年的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毕业生就业、科学研究等许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根据鄂教高[2003]24号文件《省教育厅关于启动“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创新工程”本科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的通知》精神,我院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被列为湖北省高等学校2003年度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在品牌专业建设中,通过进一步调整专业建设目标和办学思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加大专业建设投入等一系列措施,加快了该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步伐,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8年“生产测井原理”被批准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08年“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被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勘查技术与工程品牌专业的改革与建设”获得长江大学长江大学2008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经过4年的建设,2007年12月,湖北省教育厅专家组通过听汇报、咨询与答辩、座谈、考察、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本科品牌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四年来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综合考察与评估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勘查技术与工程”省级品牌专业经过四年的建设,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高,专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达到了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建设的要求和水平,顺利通过项目验收。2008年3月,湖北省教育厅下文,公布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湖北省首批本科品牌专业。
二、主要研究内容
在品牌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考虑了专业改革的连续性和循序渐进性,又立足专业实际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积极探索专业改革的新思路。通过进一步调整专业建设目标和办学思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加大专业建设投入等一系列措施,加快了该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步伐,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研究与确立
根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形势,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确定了勘查技术与工程品牌专业的建设思路:
第一,按照“思想先进、目标明确、改革领先、师资优化、设备精良、教学优秀、特色鲜明”的要求,在专业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制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
第二,以就业为导向,遵循“厚基础,重实践,分方向,显特色”的十二字人才培养指导方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突出工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第三,按照“立足石油、依托石油、服务石油” 的总体原则,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为突破口,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形成鲜明的石油特色,培养“两创(创业精神、创新能力)”人才,为石油工业提供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为确保品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的有效实施,我们以本科教学工作为中心,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与业务训练;以学生课外活动为关键,突出学风建设与行业精神教育。
2、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
遵循“厚基础,重实践,分方向,显特色”的十二字人才培养指导方针,根据原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经过认真研究,对原来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确定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分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物理测井两个专业方向培养,一、二年级强调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基础的培养,三年级开始分专业方向培养。修改后的人才培养方案特点如下:
第一,充分体现了“厚基础”的指导思想。修改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数学物理类、外语类、计算机类课程)的合计学时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55.5%,
第二,体现了“重实践”的培养思路。本专业已建成3个实习基地。新修订的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总学时达到36周(不含课内实验),占总教学周数的23.7%。
第三,分方向后,主要专业课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从2004级开始,把该专业分成了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物理测井两个专业方向。调整后的培养计划与调整前相比在总学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两个专业方向的主要专业课有了明显加强,选修课的学分比例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第四,提高了选修课学分的比例,专业特色明显。调整后使学生能够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扩大专业知识面。
经过四年的实践表明,调整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指导毕业设
3、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改革
围绕突出知识、能力、素质的训练,建立了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按照“拓宽基础、提高能力、增强素质”的原则,围绕知识、素质、能力培养。我们通过多年的研究,确定的课程体系分为两个层次六个模块。
第一层是基本素质层次。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和文化素质三个模块。
思想道德素质课。突出大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和求实、进取、创业、报国校风的形成,使学生逐步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正确的世界观、形成优秀的人格。因此设有《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中国近代史纲要》等课程。
身心素质课。使学生不仅能锻炼出强健的体魄,而且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和健康的心理,以迎接未来的挑战。设有《大学生体育》、《大学生军事理论和军训》、《大学生卫生保健》等必修课程。
文化素质课。开设《法律基础学》和《政治经济学》必修课程和《应用文写作》、《文学名著导读》、《大学美育》、《音乐欣赏》、《中国文化概论》、《逻辑学》、《心理学》等选修课程。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第二层次是专业知识素质层次,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3个模块。
公共基础课有数学、物理学、计算机、英语等大学公共课程,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奠定基础。专业基础课是根据本专业实际,在学习大学公共课的基础之上设置的有关工程数学、地质学、电子学、信号分析与处理、电磁场论等课程,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专业课开设有《地震勘探原理》、《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地震波动力学》、《沉积岩与沉积相》、《电法测井》、《声波测井》、《核测井原理》、《生产测井》等课程。专业知识素质层次的三个模块课程体系均开设有和必修课相关的选修课,可以使学生扩大专业基础知识范围,增强适应性。
三、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主要成果
“勘查技术与工程品牌专业的改革与建设”是结合品牌专业建设进行的。经过4年的建设,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成效显著。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1)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于2008年被列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2)搭建了高水平的学科支撑平台。专业所属学科目前拥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博士授权点,2个硕士授权点。
(3)科研水平上了新台阶。四年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54项,年均科研经费1500多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重大专项项目1项),863、973项目3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4)课程和教材建设成绩显著。2007年《数字信号处理》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008年,《生产测井原理》、《沉积岩石学》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近四年出版了4部教材:《生产测井》(郭海敏);《测井方法原理与资料解释》(戴家才);《生产测井原理与资料解释》(郭海敏);《勘探地震学教程》(朱广生,陈传仁,桂志先)。其中《勘探地震学教程》被教育部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生产测井原理与资料解释》为高等院校石油天然气类规划教材。
(5)教学效果明显。四年来本专业学生共有51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其中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获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46篇。
(7)制定了符合石油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分“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物理测井”两个专业方向培养,一、二年级强调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基础的培养,三年级开始分专业方向培养。分专业方向培养后专业知识得到明显加强。
(8)建立了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分为两个层次六个模块。第一层次是基本素质层次,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和文化素质3个模块;第二层次是专业知识素质层次,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3个模块。
(9)师资队伍得到加强,并形成了稳定的专业教学团队和课程教学组。2004年以来,根据品牌专业发展规划,我院加强了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专业教师总人数由2004年前的36人增加到目前的45人,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现有教授16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高级工程师)16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3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26人,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88.9%;另外有湖北名师1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2人。
目前形成了地球物理测井、地球物理勘探、电磁勘探3个教学团队和“生产测井”、“地震勘探原理”等9个课程教学组。教学团队是根据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设立的,有利于发挥集体优势,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主干专业课程教学组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究等,可以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10)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提高了办学实力。在油田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与CPL公司、美国Schlumberger公司、美国Baker Atlase公司等多家公司共建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基地。请校内外专家开展“地球物理学进展”科技讲座和“地物博士讲坛”人文讲座,近三年共举办55讲。建立校企合作教学基地5个,获赠教学软件7套,总值达2679万元,获赠奖学金总额达27.46万元,个人最高奖励额度达1000美元。大大提高了本专业的办学实力。
2、主要创新点
(1)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分方向,显特色”的人才培养指导方针和培养“创业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2)制定了适合目前我国石油行业需要,分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物理测井两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两个层次六个模块”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为突破口,优化课程体系,更新精选各专业课程及其教学内容,保持石油特色。
(3)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优势,广泛利用外部资源为本科教学服务。创新和发展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形成了鲜明的石油专业特色。
四、推广应用效果
1、教学效果显著
近四学年度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我院教师平均分由2004-2005学年的88.92分稳步上升至2007-2008学年的91.14分,名列学校前列。
四年来共有18人次获得长江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
另外,近四年承担教学研究项目12项,其中省级项目3项;1项教研成果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人才培养质量效果显著
第一,近四年来,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生在课程学习、知识竞赛、学术论文、第二课堂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其中受到校级及以上荣誉表彰的有446人次,受到省级以上奖励的有647人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考研录取率稳定在20%之上。
2004年度以来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英语四级过关率由2004届的61.6%稳步上升至2008届的91.43%,名列学校前列。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055班(测井053)班被评为湖北省先进班集体。该班目前英语四级过关率100%,英语六级过关率36.7%,取得计算机中级以上程序员证书63.3%。
第二,近四年,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共有51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其中: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获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46篇。
3、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和优势
经过4年的建设,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和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高水平学科平台支撑专业建设。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所属学科目前拥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博士授权点,2个硕士授权点。
第二,科研优势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四年来,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师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54项,年均科研经费1500多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重大专项项目1项),863项目、973项目3项,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1项,各类省部级项目35项。2007年我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总经费270万元。
近四年,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师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发表研究论文351篇(2004-2006),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40篇;出版专著与教材10部。
第三,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
长期坚持开展“地球物理学进展”科技讲座和“地物博士讲坛”人文讲座,近三年共举办55讲。建立校企合作教学基地5个,获赠教学软件 7套,总值达2679万元,获赠奖学金总额达27.46万元人民币,个人最高奖励额度达1000美元。
五、项目验收与成果鉴定
该项目于2007年12月通过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勘查技术与工程”省级品牌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高,专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达到了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建设的要求和水平。